三月丨好书推荐
2025-03-04 16:53
举报
三月
好书推荐

书名: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作者:赫尔曼·黑塞 著 易海舟 译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定价:39.8元

作者简介: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1877—1962) 作家,诗人,画家。 1877年生于德国,1924年入籍瑞士。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曾掀起阅读黑塞的热潮。 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 主要作品 1904《彼得·卡门青》1906《在轮下》1913《印度札记》1919《德米安》1922《悉达多》1923《辛克莱的笔记》1925《温泉疗养客》1927《荒原狼》1928《沉思录》1930《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1932《东方之旅》1943《玻璃珠游戏》

内容简介:全书包含两个部分。《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是黑塞创作于1919年的中篇小说。彼时一战刚刚结束,世界尚未从混乱中恢复,千万士兵、战俘和民众,从多年僵化统一的顺服中,回归既向往又恐惧的自由。有些年轻人在童年时被战争拖走,现在“回归”了,却必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现实世界。而对于黑塞这样的“老人”,那些曾被高度认同的世界观已成了可笑荒唐的昨日黄花。一切都变得可疑,令人不安惶恐。在这样一个夏天,一个告别的夏天,充满力量与光芒、诱惑与魅力,弥漫南方阳光与葡萄酒香气的日子,画家克林索尔化身李太白,与他的好友杜甫、路易、亚美尼亚占星师,一同漫游,饮酒,辩论。最终在夏末,用尽生命所有的燃料,完成了最终的画作。 第二部分《漫游》是黑塞创作的散文和诗歌集。



名:失明症漫记

作者:(葡)若泽·萨拉马戈 著 范维信 译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定价:66.00元

作者简介: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1922—2010) 萨拉马戈出身贫寒,自学成才,曾为修车工、文学编辑、记者、翻译、作家等。1982年,小说《修道院纪事》的出版使他获得巨大成功。1995年,《失明症漫记》出版,萨拉马戈获葡萄牙语文学至高奖项——卡蒙斯文学奖。1998年,萨拉马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葡语世界获此殊荣的第人。瑞典文学院授奖词:“萨拉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触动我们”。 《失明症漫记》的灵感来自萨拉马戈的突发奇想:如果我们都失明了会怎么样?他接着想:但我们其实就是盲的。

内容简介:街上出现了第一个突然失明的人,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一种会传染的失明症在城市蔓延,无人知晓疫情为何爆发、何时结束,失明症造成了靠前的恐慌与灾难,一批又一批感染者被集中隔离,食物短缺,组织崩溃,文明与尊严变得不堪一击。人们逐渐剥离道德的外衣,陷入比失明更绝望的苦难境地,在这些人中,只有一个女人还能看见,她的眼睛,是这个疯狂的世界里唯尚存的理智。


书名:极简亲子对话法:让孩子听得进去的70堂沟通课

作者:安燕玲,郑懿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59.8元

作者简介:郑懿,跨界创新教育专家,畅销书《家长手册:幼小衔接你准备好了吗》作者,《男孩手册》译者。现任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战略总监,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会宣传教育部副部长,6SIGMA黑带,斯坦福创新创业导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搜狐母婴频道特约嘉宾。 她热心于亲子教育公益事业,与众多父母共同探讨育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十余年来举办分享会近千场。她坚信“爱不需要理由,爱需要方法”。

内容简介:本书针对亲子沟通中的难题,提出了倾听和表达的“三要三不要”,并将此总结成一套系统的沟通技巧——极简亲子对话法。书中还提供了“倾听值”和“表达力”的测试及分析,以及实操训练记录表,帮助父母发现自己在亲子沟通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然后结合大量的亲子情境对话进行具体的分析,手把手地引导父母在对话中抓住教育的关键契机,把良好的教育理念真正融入每一场对话中。


书名: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作者:(美)丹尼尔·凯斯 著 陈澄和 译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定价:48.00元

作者简介:作者介绍 丹尼尔·凯斯(Daniel Keyes,1927—2014) 出生于纽约,拥有布鲁克林大学心理学学位。1950年代早期进入《漫威科幻故事杂志》(Marvel Science Stories)工作,随后转换跑道,成为时装摄影师与中学教师。后获得布鲁克林大学英美文学学位。1959年,凯斯在《奇幻与科幻杂志》发表短篇处女作《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并赢得雨果奖,1966年扩展成长篇后荣获该年度星云奖,一举囊括了科幻小说最重要的两项大奖。这部探讨心智障碍主角查理·高登与白老鼠阿尔吉侬在医疗介入后,身体与心理变化的作品,曾三次被改编为电影。

内容简介: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很好人选。查理对实验只有模糊的了解,但他知道自己想变聪明,想要受重视,爱人和被爱。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


书名:暮色将尽

作者:(英)戴安娜·阿西尔 著 曾嵘 译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定价:49.8元

作者简介:戴安娜·阿西尔(Diana Athill,1917-2019),英国知名文学编辑、作家,1917年出生于英国诺福克,安德烈·多伊奇独立出版社的创始董事,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编辑之一”。76岁退休后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了小说及多部回忆录,获得科斯塔传记奖 等诸多奖项,从此声名远扬。她一生未婚

内容简介:暮色将尽》是戴安娜·阿西尔的代表作,获得了科斯塔传记奖、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等众多奖项,是她临近90岁高龄时写下的一本老年生活随笔,言辞坦率豁达,饶有趣味,她由步入老年的种种变化说起,夹杂着对自己过去人生的回忆,她大方回忆自己的几段情史,坦承自己对错失母亲身份的淡然,诚实面对老年的痛楚,但也仍满怀热情地谈起在园艺、绘画、读书、写作等过程中收获到的新鲜体验,总体而言,阿西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女性样本,让我们看到一个普通的知识女性,是如何在与世界的周旋中保存独立的自我,并最终坦然面对衰老与人生终点。


书名: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作者:孙立天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孙立天,成都人,复旦大学历史系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纽约市立大学历史博士。现为独立学者,对相关领域有开创性贡献,本书在该英文专著基础上,融汇作者近期新研究而成。

内容简介: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红票”。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进入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与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交往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国际竞争与内闱宫斗。作者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闭关锁国”“朝贡体系”“文明冲突”等历史论调提出了质疑,是一本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的佳作。



以上书籍凉山州新华书店均有销售


编辑:杨敏 责编:谢梦洁


审核:沙向英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
推荐阅读